錫南科技發明專利數行業墊底撐起超六億元采購額供應商或缺乏交易能力
來源:金融界 發布時間:2022-12-22 09:29 作者:金融界
家族企業作為市場上具有普遍意義的企業組織形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最初的家庭小作坊發展成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上市,無錫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離父子實際上,控制人李忠良和李明杰合計持股比例為80.01%
上市的背后,是以精密壓縮機外殼組件為核心產品的思南科技,其最終客戶是整車制造商但2017—2020年國內汽車產量下降,2021年國內汽車產量增長4.75%在此背景下,2020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凈利潤持續下滑此外,思南科技還面臨核心產品毛利率持續下滑,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更低的困境未來,思南科技如何保持成長能力此外,思南的科技發明專利數量處于行業墊底,R&D投入比例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問題并沒有結束思南科技累計6億多元的供應商,還是缺乏交易能力
一是下游增長乏力,未來增長能力可能承壓。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業的變化趨勢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最近幾年來,思南科技下游汽車產業的銷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1.1核心產品是精密壓縮機殼體部件,最終客戶是車輛制造商。
根據思南科技2022年11月3日簽署的招股書,思南科技的主要產品為精密壓縮機殼體零部件和非壓縮機殼體零部件其中,精密壓縮機外殼組件是思南科技的核心產品
此外,2019—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46億元,6.33億元,6.61億元和3.44億元,占思南科技當期營業收入的94.16%,92.93%,87.08%和89.59%同期,思南科技精密壓縮機機殼部件銷售金額分別為6.46億元,6.32億元,6.59億元和3.40億元,占思南科技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100%,99.96%,99.62%和98.64%
2020年至2021年和2022年1月至6月,思南科技非壓縮機機殼部分銷售金額分別為27.53萬元,253.23萬元和468.96萬元,占思南科技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0.04%,0.38%和1.36%。
需要指出的是,2020—2021年,思南科技非壓縮機機殼零件指新能源汽車精密零件銷售收入,2022年1—6月,非增壓機匣零件包括新能源汽車精密零件銷售收入和其他非增壓機匣新產品銷售收入。
招股書顯示,思南科技的下游客戶主要是國內外知名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最終客戶是整車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思南下游科技產出整體呈下降趨勢。
1.2 2017—2020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呈下降趨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1年,國內汽車產量分別為2811.91萬輛,2901.81萬輛,2781.90萬輛,2567.67萬輛,2532.49萬輛和2652.8萬輛。
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7—2021年國內汽車產量增速分別為3.2%,—4.13%,—7.7%,—1.37%,4.75%。

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分別為2459.73萬輛,2802.82萬輛,2887.89萬輛,2808.06萬輛,2576.90萬輛和2531.10萬輛同期國內汽車銷量分別增長4.68%,13.65%,3.04%,—2.76%,—8.2%和—1.9%
不難看出,從2016年到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也在波動。
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將對思南的科技業務產生影響。
1.3都說純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會給其行業帶來不利影響,同行已有產品布局。
招股書顯示,無錫貝斯特精機有限公司為思南可比企業。
而思南科技為混合動力汽車提供精密壓縮機外殼組件2020年全球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總銷量占比32%,純電動汽車占比68%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較高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依靠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配合來驅動車輛純電動汽車只用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沒有內燃機和渦輪增壓器
因此,思南科技認為,純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將對現有渦輪增壓器及其零部件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思南科技的同行已經涉足純電動汽車業務。
根據百世2021年年報,百世的主要產品包括純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組件和純電動汽車DC交換組件,并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企業特斯拉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從上面可以看出,核心產品為精密壓縮機機殼部件的思南科技最終客戶是整車廠商2017—2020年國內汽車產銷量整體呈下降趨勢,2021年國內汽車產量增速為4.75%而且思南科技的同行Best已經布局了純電動汽車的相關業務未來,思南的科技增長能力可能會面臨壓力
在此背景下,思南科技凈利潤下滑。
二是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凈資產收益率暴跌。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毛利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可視為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的投入產出率2019—2021年,思南科技毛利率下降,2021年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2.1 2020年至2021年凈利潤持續下降,2021年凈利潤下降31.64%。
根據2021年11月5日思南科技簽署的招股書和招股說明書,2018—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79億元,6.86億元,6.81億元,7.59億元和3.84億元同期,思南科技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1.31億元,1.17億元,0.80億元和0.35億元
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9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0.83%,—0.83%和11.54%,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8.51%,—10.65%和—31.64%。
顯然,2020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的凈利潤持續下滑。
此外,2018—2021年,思南的科技凈呈現比小于1。
2.2 2018—2021年,思南科技凈呈現比小于1。
招股書和2021年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思南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71.39萬元,6861.12萬元,5875.40萬元和3299.67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分別為4.98億元,6.72億元,6.69億元和6.69億元。
根據金正言北方資本中心的研究,2018—2021年,思南科技現金流量比分別為0.86,0.98,0.98和1.07,凈現金流量比分別為0.08,0.52,0.5和0.41。
此外,扣除思南科技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
2.3 2019年至2021年,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9.16%,22.19%和9.39%。
顯然,2019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
不僅如此,思南核心技術產品的毛利率持續下滑。
2.4 2019—2021年,精密壓縮機機殼部件毛利率持續下降,2021年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09%,31.61%,19.21%和19.32%。
同期,思南科技精密壓縮機殼體零部件毛利率分別為35.09%,31.6%,19.07%和18.93%2020—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非壓縮機機殼部分毛利率分別為70.14%,55.84%和47.51%
此外,思南科技的可比企業有徐升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克迪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利虎增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貝斯特,柯華控股(。
2019—2021年,思南科技可比企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為34.5%,30.8%,24.57%,高于思南科技。
從上面可以看出,2019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凈利潤持續下滑,2021年,思南科技凈利潤增速降至—31.64%況且,2019年至2021年,思南科技的凈現金比率小于1,扣非后加權平均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同期,思南科技的核心產品——精密壓縮機機殼部件的毛利率也持續下降,2021年該產品毛利率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第三,R&D投資比例落后于同行平均水平,發明專利數量在行業中墊底。
在平凡處見功力,在細微處見真章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之一需要一提的是,思南的科技發明專利數量處于行業末端
3.1授權專利總量落后,發明專利數量在行業墊底。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思南科技擁有84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項。
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徐升母公司擁有授權專利199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愛迪母公司擁有110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9項力虎股份母公司擁有200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9項Best母公司擁有139項專利,其中包括29項發明專利柯華控股的母公司擁有127項授權專利,其中34項為發明專利裴華的母公司擁有75項授權專利,其中包括15項發明專利
顯然,思南的科技授權專利數量是落后的,發明專利數量是行業最低的。
此外,思南科技的R&D投資比例低于同行的平均水平。
3.2 2019年至2021年,R&D投資占比低于同業平均水平。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的R&D投入分別占營業收入的3.32%,4.15%,3.98%和4.11%。
根據徐升2019—2021年年報,2019—2021年,徐升的R&D投資分別占營業收入的4.3%,3.54%和4.28%。
根據ACODI 2019—2021年年報,2019—2021年,ACODI的R&D投資分別占營業收入的4.46%,4.96%和5.75%。
根據麗湖股份2021年年報,2019年至2021年,麗湖股份R&D投資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9%,4.82%和4.39%。
根據百世2021年年報,2019年至2021年,百世的R&D投資分別占其營業收入的4.96%,4.96%和4.38%。
根據柯華控股2019—2021年年報,2019—2021年,柯華控股的R&D投資分別占營業收入的3.85%,3.7%和3.51%。
根據裴華電力2021年年報,2019年至2021年,裴華電力的R&D投資分別占營業收入的5.34%,4.72%和5.48%。
根據鄭錦研究院北方資本中心的研究,2019—2021年,思南科技行業可比企業平均R&D投資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6%,4.45%,4.63%,分別比思南科技高出1.28%,0.3%,0.65個百分點。
此外,力虎的壓縮機外殼市場份額高于思南科技。
3.3 2021年,思南科技市場份額不敵同業可比企業麗湖股份份額。
根據思南科技2022年9月27日簽署的《無錫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第二輪審核問詢函財務事項說明》,力虎股份的壓縮機外殼與思南科技產品的可比性最強而且思南科技和力虎股份的主要客戶都是全球渦輪增壓器制造巨頭,他們的主要客戶有很多重疊
根據招股書引用加勒特2021年年報數據,2021年,全球渦輪增壓器市場銷量約為4400萬臺。
招股書顯示,2021年,思南科技精密壓縮機外殼組件銷量為663.79萬件按照渦輪增壓器與壓縮機外殼1:1的比例計算,2021年思南科技的市場份額約為15.09%
根據力虎股份2021年年報,2021年力虎股份壓縮機外殼及其配件銷量為904.44萬件。
根據金正言北方資本中心的研究,2021年,力虎公司壓縮機外殼及其配件的市場份額可能為20.56%。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思南科技不僅發明專利數量在行業內最低,2019—2021年R&D在思南的投入比例也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另外,在同行業可比企業中,思南科技與麗湖股份的可比性最強,但2021年思南科技的市場份額可能不如同行麗湖股份
四供應商交易能力或被拷問,累計采購金額超過6億元真實性存疑
假金鍍真金,真金就不鍍金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思南科技的供應商社保繳費數量很少,雙方累計交易超過6億元
4.1 2018—2021年及2022年1—6月,云頂鋁業公司為思南科技第一大供應商,累計成交6.74億元。
2021年招股書和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分別向云頂鋁業采購1.55億元,1.81億元,1.16億元,1.48億元和0.74億元,占思南科技當期生產相關采購總額的51.22%,53.45%和0.74億元。
云頂鋁業包括江蘇云頂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藍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泰鋁業),這些公司以合并準則在同一控制下披露。
2018—2021年和2022年1—6月,云頂鋁業是思南科技最大的供應商。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的研究,2018—2021年和2022年1—6月,思南科技與云頂鋁業的交易額為6.7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思南科技與蘭泰鋁業之間存在借貸行為。
4.2 2018年,思南科技通過蘭泰鋁業貸款7,772.94萬元。
招股書顯示,2018年,思南科技與供應商蘭泰鋁業之間存在借貸行為,借貸金額為7772.94萬元其中,思南科技與蘭泰鋁業之間的委托付款累計金額為9740萬元,委托付款金額為7772.94萬元同期,思南科技向蘭泰鋁業購買1.79億元
根據上述,云頂鋁業為思南科技2018年第一大供應商,采購金額為1.55億元,與上述再融資情況披露的交易金額不符那么2018年思南科技對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是多少呢信封之間有差異的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
問題并沒有結束2016年至2018年,藍泰鋁業員工社保繳費人數為0
4.3 2016—2021年云頂鋁業公司員工社保繳費人數很少。
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藍泰鋁業員工社保繳費人數為02015年,藍泰鋁業年報中沒有員工社保繳納信息
2017年至2021年,江蘇云頂員工社保繳費人數分別為0,0,3,3,5人而且江蘇云頂2017年年報的修改記錄,并不涉及員工的社保繳費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9月27日查詢日,藍泰鋁業實際控制人李峰及持股比例為40%的第一大股東江蘇云頂無其他控股企業。
所以藍泰鋁業和江蘇云鼎可能沒有員工社保繳納。
也就是說,從2018年到2021年,思南科技每年從江蘇云頂和蘭泰鋁業公司采購的金額都超過了1億元同期,這兩家供應商的社保繳費人數合計不超過5人,仍有0個異常至此,思南科技與上述供應商累計交易金額超過6億元或已被拷問的真實性
木耳不知暗月,蒼蠅不知春秋這一次,伴隨著隱性疾病沖擊資本市場,思南科技的夢想能否實現
。站點精選
-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預計約
- 2022服貿會開幕 京東企業業務分享大中小
- 農業農村部:抓好農業防災減災突出實效用足用好
- 博聞科技上半年凈利增長77.17%水泥粉磨站
- 特斯拉在北京建成100座超級充電站,車主平均
- 蘋果AppleWatchSeries8將有新
- 和訊曝財報丨泛??毓?022上半年總營收39
- 華為PC應用引擎開啟嘗鮮招募:號稱“電腦上的
- 柯利達:2022年半年度凈利潤約-2906萬
- 東寶生物:“膠原+”戰略實現突破營收凈利雙雙
- 威爾士健身房剛辦卡就關店?上海阿姨無語:故意
- 天風證券給予立訊精密買入評級
- 圣農發展獲開源證券買入維持評級:近期獲8份券
- PVC改性劑行業迎重要機遇期日科化學上半年凈
- 梅賽德斯奔馳C350eL插電車上市:21分鐘
- 水羊股份增收不增利化妝品賣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