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情緒的低谷 中國香港精神科??漆t生 麥棨諾
來源:國際商業網 發布時間:2022-08-06 11:39 作者:國際商業網
走出情緒的低谷
香港精神科??漆t生 麥棨諾
在國內,精神科一直給人一種神秘感。不少人或會有無限聯想,以為精神病患者,都是瘋瘋癲癲,或嚴重癡呆的。所以,社會大眾對精神科都比較忌諱,即使自己有精神情緒困擾,也不愿找精神科醫生求助。實際上,精神病涵蓋的范圍卻要廣泛得多。據BBC新聞網2018年10月11日之報導,2018年《浙江省精神衛生服務資源藍皮書》指出,中國成年人精神障礙的總體患病率高達17%,相當于大約每6人,便有1人。加上新冠肺炎對民生及經濟的沖擊,估計全國有精神情緒問題的人數,遠不及此,更會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鑒于兩岸三地精神科??迫耸謬乐夭蛔?,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科認知也較為落后,香港精神科??漆t生麥棨諾,多年來,經常奔走港澳及內地,包括上海、福建等城市,致力為民眾提供精神健康治療及教育,希望釋除老百姓對于精神病的誤解。
香港精神科??漆t生 麥棨諾
麥醫生致力于為港澳及內地人士,提供精神健康治療及教育
圖為福建莆田市一所醫院
誤解一: 精神病是嚴重病癥,患者都是危險人物
華人社會普遍認為,精神病是比較嚴重病癥,譬如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等?;颊邥凶詺埿袨?、擾亂社會秩序、甚至攻擊他人,極具危險性。他們需要送入精神病院,接受強制治療。實際上,病情較輕的情緒疾病,包括常見的失眠、抑郁與焦慮、游戲成癮、酗酒、濫用藥物等,同屬精神科的專業范疇。因此,精神病在社會上是十分普遍。 「大眾總覺得精神科醫生,只會治療比較嚴重精神問題,會將人抓入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內,患者會遭捆綁或殘酷對待。我相信這種錯誤的觀念,是受多年來媒體渲染所致。一定要澄清的是,大家可以參考官方公布的罪案數字,絕大部分犯傷人案的罪犯,他們并不是精神病患者?;颊咴诰癫≡航邮苤委?,有時侯,醫護避免患者因情緒不穩而傷害自己,才施以合適的約束,絕對不會廿四小時不合理地捆綁患者?!果溼t生說。
攝于80至90年代內地的精神病院
誤解二: 情緒問題乃性格懦弱所致
麥醫生指出,在澳門及內地某些城市,市民對精神科仍然很忌諱?!杆麄儽M量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有失眠,或受精神情緒問題困擾。遇有情緒問題,他們較多傾向歸咎于自己個人的缺失,認為自己性格太懦弱,不夠努力。他們較少把情緒問題,視為一種疾病。只認同身體上會出毛病,而腦袋不應該會生病,這些思想,跟西方醫學有莫大分歧?!?/P>
受情緒困擾,應該找腦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還是精神科醫生?
由于多年來,華人社會里有不少人因怕被標簽,縱使有情緒或精神問題,也不愿向精神科醫生求助。他們反而會找腦科醫生,治療失眠;或找臨床心理學家傾訴,紓緩抑郁癥狀。麥醫生:「事實上,精神科醫生,是專業受訓于處理這類別的情緒及睡眠問題。我們會針對患者情緒困擾,策劃整個套治療方案。務求盡快將患者從情緒的低谷中拉出來。而每一次也會因應患者的病情及背景,制定出一套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過程中,會按病情調整藥物,有需要的話,更會邀請臨床心理學家參予治療計劃。至于腦科醫生,他們精于治療腦袋結構上的問題,如中風、柏金遜癥、以及與神經元有關的疾病,跟精神科屬不同范疇?!?/P>
麥醫生解釋,腦科醫生專門處理腦袋結構上的毛病
作為一個成功的精神科醫生,必須先學會細心聆聽
麥醫生指,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就是聆聽。 「每天有不同的患者,向我們訴說內心的困擾。作為醫生的,如果只感到枯燥乏味,那么,你未必能成為一個出色的精神科醫生。因為情緒及精神病,很多時并不單止是靠藥物,我們要尋根究底,了解患者的情緒問題,是否跟成長背景與際遇有關,并且適切地引導患者,以新思維,新角度處事。這樣,對患者日后自我控制病情,才有長遠的幫助?!果溼t生說。
細心聆聽是精神科醫生必備的條件
精神科的趣味在于盡在不言中
能親眼見證一個意志消沉的人,頭腦回復機靈,內心充滿歡愉,麥醫生覺得,這份職業十分有意義。在這里,他還跟我們分享了一個近期最有滿足感的個案。他深刻記得,那是一個70來歲的婆婆。年輕時,她是一位教師,退休后,她替丈夫打理茶餐廳。婆婆很本事,把茶餐廳打理得井井有條。正因為婆婆自少到大,處事很非常嚴謹認真,往往給自己帶來不少壓力。當她活到六十來歲,便開始發現自己出現焦慮癥狀,記憶力大不如前,還經常失眠。一次不慎在家跌倒,婆婆一直受腳痛拆磨。雖然腿部并沒有骨折,但痛楚愈來愈嚴重,出入也得靠輪椅。行動不便,記憶力衰退,加上受失眠困擾,婆婆情緒陷入低谷。經朋友介紹,麥醫生遇到婆婆。 「記得她當時情緒十分低落,徹底檢查過她的腿,沒有骨折,傷勢應該不至于會導致劇痛,甚至無法行走。所以,她每次來覆診,我也會牽著婆婆的手,跟她練習走路。起初也挺吃力的,慢慢地,她能站起來,一步步行走。針對她的焦慮癥,配以合適藥物,同時減低安眠藥的劑量,她的情緒慢慢好轉過來,重拾步行的自信。婆婆在兩年間,由依賴輪椅,到現在行動自如,重回丈夫的茶餐廳工作,重新找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作為精神科醫生,我覺得十分有滿足感。 」麥醫生說,精神情緒健康,跟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都市人應定期接受精神健康篩查,確保精神處于健康狀態,在工作崗位能發揮到最好。
站點精選
- 東睦股份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84%凈利潤同
- 最新場外期權交易商名單發布:44家券商上榜5
- 工業成肇慶經濟穩增長中堅力量
- 518億元留抵退稅紅利直達市場主體
- SteamDeck系統更新:可以提醒掌機溫度
- 君實生物:目前公司各項業務經營穩步向前
- 中能電氣:公司產品包括環網柜、電纜附件、高低
- 《財富》世界500強:新希望上升34位,星巴
- 東睦股份:全資子公司東睦科達是伊戈爾在高頻電
- 小米首款RedmiPad平板電腦通過海外認證
- 這55家CA機構在列!工信部啟動電子認證服務
- 中醫藥發展這十年:現代化、產業化、“走出去”
- 全國首單綠色工程尾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功發行
- 交易異動!美瑞新材:近3個交易日上漲43.3
- 滄州公積金新政:多孩家庭最高貸款額度提高三孩
- 信息安全板塊引關注公募基金積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