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大與灣區之大
來源:國際商業網 發布時間:2018-08-07 15:48 作者:國際商業網
大學之大與灣區之大
【思想匯】
世界上有灣區的地方很多。但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是公認的三大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如果根據這三個灣區的特點進行歸類,會發現各有特點:東京灣區是先進制造業的灣區,舊金山灣區是科技創新的灣區,紐約灣區是現代金融的灣區。這三個灣區各有不同的發展模式,但是有一點卻是高度一致的:都是區域經濟發展、國家經濟發展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集散地和增長極。
如果我們稍微梳理一下這三個灣區的發展,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從原先的一個個城市,或者說是城市的孤島,慢慢地變成城市之間的聯動,然后變成了一個城市集群,到最后形成了一個灣區的一體化發展。這樣一個發展進程,是這三大灣區都具有的一個共同特征。而這個發展是跟各個領域的發展連接在一起的,比如金融、科技、產業等等,這些優勢開始疊加,疊加以后這三個灣區都產生了一個最大的也是根本的動力,就是創新。因為創新,它們不斷地引領風潮,不斷地開先河,不斷地產生新的模式。所以說,創新是這三個灣區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那么,三個著名灣區創新的根本動力又是靠什么產生的?我認為這三個灣區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著名灣區,成為全世界矚目的地方,創新的動力來自于這三個灣區的大學集群——他們都有一個世界級的大學集群。紐約灣區有美國東海岸的大學集群,舊金山灣區則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西海岸大學集群,東京灣區也同樣是大學高度集聚的地方。有了這樣的大學集群,使三個灣區的發展不僅是成功的,而且是有可持續的創新動力的。
再看粵港澳大灣區,在很多方面比起這三個世界級的大灣區其實更具優勢。比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貨物的吞吐量最大,但是也有劣勢,比如平均GDP最小。無論如何,已經有很多比較的數據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成為真正的大灣區,或者說世界著名的、國際一流的灣區的很多基礎條件。而且,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9+2”,還有不同于那三個灣區的特點: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尤其是這四個核心城市本身就已經成為或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城市,如果能把它們的發展聯動、協同、疊加起來,就能產生非同凡響的正增長。
立足于這樣的視野和基礎,我們再來思考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學和大學集群應該如何謀劃?;浉郯拇鬄硡^要想成為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的城市群,需要有三個力:經濟的硬實力、文化的軟實力和影響的巧實力。而高等教育正是大灣區經濟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影響巧實力的關鍵推動力、主要貢獻者和重要策源地。另外,從近現代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發展史來看,高等教育集群發展具有一種集聚溢出效益,也就是它會在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經濟方面有集聚以后溢出的輻射效果。大灣區高等教育類型豐富、互補性強,大學集群發展得天獨厚,但這三地的高等教育如果只是各自單打獨斗的話,都有其結構上的缺陷。而若能打造成集群,其集聚溢出效益將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
既然高等教育集群是大灣區更基礎、更持久的動力源泉,那么具體如何打造或建設呢?我認為應立足于三個方面,即:必須堅持以政府主導推進“頂天”規劃、以科教創新推進動力集聚、以市場機制推進共建共享,真正實現相對于區域經濟社會的先導發展。
第一,規劃要“頂天”,要堅持政府主導,而不是大學自然生存。如今高等教育發展絕不是自娛自樂的發展,而是跟社會、國家、人民群眾密切相關。大灣區的發展一定是一個高質量發展典范的區域,一定是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和開放發展。因此,大灣區大學集群的發展應該起到基礎支撐的平臺和動力引領的作用,這本身就需要“頂天”的頂層設計才能實現。
第二,創新動力來自于什么?大學集群最大的優勢就是科教創新的驅動動力?,F在的創新創業教育為什么要讓科技產業和公司深度參與進來,就是因為產業的發展和大學集群的發展,一定是要同頻共振才行。大灣區要想成為國際創新中心,沒有大學集群作為主力來參與,這個創新中心就會只是曇花一現?;浉郯牡拇髮W集群如果能夠創出中國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個新高地,就能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最大的紅利或者關鍵一招。
第三,共建共享的機制是什么?應該要依靠市場?;浉郯拇鬄硡^是中國市場機制最靈活的區域,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點。而且未來新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有可能顛覆很多的產業的形態、分工和組織方式,產生新的業態和形式。只有靈活的市場機制,才能三地兼顧并面向未來。
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大學集群發展的主導是政府,力量是創新,機制是市場。這三點都做好了,可能就會給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帶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新的發展理論,新的發展經驗。
總而言之,在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撲面而來的時代背景下,大灣區大學集群發展要能夠充分發揮“集聚—溢出”效應,有力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持續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建設國際創新中心,打造世界性高等教育新高地,探索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模式。
大灣區之大,需要有大目標、大規劃、大發展。大學之大,需要有大情懷、大格局、大智慧。如果我們把大學之大和灣區之大兩者謀劃并融合好,就會夢想成真!
(作者:吳巖,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本文根據作者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