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經濟3-5年都不可能轉好!任正非比誰都現實
來源:快科技 發布時間:2022-08-25 09:56 作者:快科技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任22日在一個內部論壇上發表了《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應該從追求規模轉變為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簡潔的標題道出了華為目前最重要的關注點:盈利
不久前,華為的經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凈利潤率5.0%,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半。
在過去的兩年里,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任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未雨綢繆的經營理念。
在這篇內部文章中,他直言華為接下來需要以生存為最重要的綱領,所有的邊緣業務都被收縮和關閉,寒意傳遞給每一個人。
華為的在寒冷的冬天,每隔幾年就會被提起,其初心自然是為了給整個群體制造危機感可是,在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任不再著重描述Rdquo是怎么形成的而是直接給出了應變策略:縮小戰線,集中兵力打殲滅戰
6年前,任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我們做世界上最難也最沒利潤的事,因為人們不想做。
現在,他正在努力為華為規劃最賺錢的未來。
再提生存有什么區別。
生存用華為好像沒什么說服力這家通信巨頭的技術細節和戰略實力是業內大多數公司難以企及的,但這三個字是華為這兩年的主要目標
2020年初,芯片停運的消息不脛而走的時候,華為輪值董事長徐志軍說華為要力爭2020年生存,爭取明年公布年報這一年華為終端業務的核心工作只有一個,即抓緊一切時間去庫存
在麒麟9000這個絕版芯片受此啟發,其手機在國內高端市場的占比甚至一度與蘋果持平同時,在年初的巴塞羅那消費電子展上,華為一改常態,重點展示1+8+nrd quo,戰略布局,并在隨后的一年時間里,逐漸聚焦于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物聯網生態三大賽道
雖然華為從未披露過相關業務的詳細營收,但考慮到市場表現,在2021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暴跌82%的情況下,華為消費者業務仍能保持2434億元的營收規模倉促推出的華為生態鏈可謂功不可沒
直到2021年底,華為反復提到Live 也許這只是一個警鐘因為在這一年,華為的R&D投資達到了1427億元的歷史新高,相當于全年營收的22.4%,在全球科技巨頭中僅低于Alphabet
此時的華為并不像其自稱的難以生存,像在關起門來練習。
但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衰退讓華為感受到的壓力不僅來自供應鏈,還來自市場。
現在因為戰爭的影響和美國的持續封鎖打壓,世界經濟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都不會好轉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世界上應該沒有哪個地區是亮點雖然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悲觀,但基本上是業內的共識
在這種背景下,任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開源節流:2023年預算要保持合理節奏,盲目擴張,盲目投入的業務要收縮或關閉。
雖然任一再強調,華為絕不是管理多元化的公司,而之前圍繞核心業務的應用,基本已經觸及到了互聯網和通信行業的每一個角落。
比如這兩年被元宇宙概念點燃的XR顯示設備,表面上看華為似乎興趣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手機業務受阻的黑鯊創始人和核心團隊成員都來自華為實驗室
事實上,華為是業內最早關注XR賽道的公司之一,但在2019年發布了一款VR眼鏡之后,就沒有了下文或許VR頭顯只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一次嘗試,但這樣的探索在未來幾年可能會越來越少
按照任的推斷,華為的喘息期在2023年和2024年,這兩年能不能突破還不能確定,所以不要每口都講故事,一定要講執行,尤其是業務預測不要抱任何幻想,講故事騙公司
如果說當時的華為需要不斷加大R&D投入來鞏固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那么今天的華為在面對來自消費市場的壓力時,不得不通過做減法保證生存這個前提可以滿足。
是時候談談錢的問題了
未來幾年,不能產生價值和利潤的業務要減少或關閉,人力物力要集中在主渠道要面對現實,不要有太遙遠太遠大的理想,快刀斬亂麻
在這份聲明中,任重點提到了汽車業務汽車的智能解決方案無法展開完整的戰線需要減少研究預算,加強閉環業務R&D應該走模塊化的道路,集中幾個關鍵部件制造競爭力,其余的可以與其他連接
這兩年,關于華為造車的傳聞不斷目前華為官方的口徑是,其汽車業務將采用三種模式:標準化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能選車模式
余承東曾明確表示,華為汽車業務最大的投入是智能駕駛輔助,但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智能選車模式催生了一系列汽車,與華為自建汽車只有的區別,一層窗戶紙。
不過,就任的表態來看,華為2—3年內不會捅破這層窗戶紙。
汽車業務雖然長期虧損,但完全符合任的簡化標準,但考慮到其R&D周期長,且終端業務未來增長曲線屬性,所以不太好判斷華為會把這塊業務砍多大。
更重要的是,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作為華為ICT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有望在產品規?;髲浹a終端業務因制裁而遭受的損失。
至于終端業務,任認為仍將是華為突破的基礎但目前終端業務可挖掘的潛力極其有限
一方面,美國幾輪制裁的范圍在加大2020年9月切掉芯片后,華為提出南泥灣該項目旨在繞過美國實施的制裁范圍,專注于智能屏幕,筆記本電腦等項目的開發可是在去年發布的Matebook 16機型上,出現了主板有一個空的顯卡插槽情況足以證明,華為在關鍵元器件上仍然受到產業鏈的制約
另一方面,電子消費市場根本看不到底部反彈的跡象以智能手機為例,IDC發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6720萬部,同比下降14.7%來自供應鏈的消息顯示,到目前為止,行業內大部分廠商削減訂單去庫存的情況并沒有得到改善
當然,華為也在積極尋求消費電子市場的變革一個直接的信號是,今年4月,華為將消費者業務更名為終端業務,這意味著華為的終端不再局限于C端市場,還將面對政企等多個領域的客戶
同時,華為還在大力推廣軍團行動組織變革,以實現B端垂直領域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建立雖然軍團行動該結果尚未得到證實,但一位從事傳感設備的華為供應商告訴虎嗅,至少可以交換所連接的業務線的信息
無論是去年開始的改革,還是今天任的出版,都給人簡單這種感覺如果政企之間業務流程冗長,那就成立一個垂直部門,邊緣業務創造不了利潤,那就優化削減這似乎與當年想象未來的華為大相徑庭,但也印證了任這次重訪在冬天的不是杞人憂天
其實他自己的回答更直接:我們曾經擁抱全球化的理想,渴望為全人類服務我們現在的理想是什么活著,有錢的地方,賺一點
支持0個人
反對
商品價值評分
快科技1997—2022版權所有。
ICP編號18024899 —2王編號41010502003949
站點精選
- 小馬智行張寧: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還需要整個生
- 僑源股份:公司生產的小型醫用吸氧器適用于輕度
- 海正藥業上半年凈利潤增長14%持續布局戰略新
- 硅料龍頭進軍組件引發沖擊資本市場借機調整板塊
- 人民來論:讓冬奧遺產持續釋放紅利
- 萊寶高科:為聯想全球第一款折疊屏筆記本電腦量
- 強制購買“國貨”,美商務部引發本土網絡通信協
- 和訊曝財報丨慕思股份2022上半年實現營收2
- 光峰科技:上半年營收12.69億元積極卡位車
- 匯頂科技攜手涂鴉智能打造SmartTag解決
- 財信證券給予金域醫學買入評級,高質量發展成效
-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銀行理財營銷再破圈
- 中鹽化工:上半年歸母凈利13.96億元同比增
- 碳中和如何實現?九部門劃重點:這些新技術要挑
- 五部門:提升郵輪研發設計建造能力加大總體設計
- ST商城:2022年半年度凈利潤約-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