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發校外培訓合同樣本明令禁止“培訓貸”
來源:國際商業網 發布時間:2021-10-15 22:06 作者:國際商業網
10月13日,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2021年修訂),要求培訓機構“亮證簽約”,明確禁止“培訓貸款”收費方式。

特別是提示中明確指出,培訓機構不得以培訓貸款的方式收取費用,所有墊付費用應當全部進入培訓機構收費專用賬戶,并按照當地監管部門的要求,通過銀行托管或風險保證金等方式全部納入監管范圍。
此前,北京、重慶、廣東等地已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培訓貸款或給予風險警示。
北京:禁止“培訓貸款”。
5月25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聯合發布《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003010第九條明確規定,對中小學生的培訓不得使用培訓貸款支付培訓費。機構不得誘導其他年齡段的學生使用培訓貸款支付費用。
對于收費期限,《辦法》規定,按照培訓期限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或變相收取跨越3個月以上的費用;按課時收費,每科不得一次性或變相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周期充電和同時充電,只能選擇充電周期較短的,不得變相超過3個月。
此外,《辦法》指出,所有學生的預付費用必須進入本機構學費專用賬戶,不得使用本機構其他賬戶或本機構以外的賬戶收取培訓費。
廣東省小額貸款協會建議,“培訓貸款”利率過高,風險較大。
“雙減”政策出臺兩天后,廣東省小額貸款協會于7月26日發布《辦法》,認為“雙減”政策將對培訓貸款、教育分期市場產生較大影響,未來開展培訓貸款業務難度較大。
廣東省小額貸款協會認為,培訓貸款業務存在四大風險。一是小額貸款公司開展培訓貸款業務時要注意貸款利率過高,不符合國家公益貸款的利率要求。二是貸款使用監管不到位,小額貸款公司收到預付資金后未核實第三方合作機構使用情況,或存在第三方合作機構挪用貸款的違法現象;三是小額貸款公司要警惕第三方合作機構在學員不知情的情況下,誘導學員騙取培訓費用貸款;第四,學生申請退學退貸時,第三方合作組織拒絕協助辦理退貸,導致糾紛。
重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教育貸款”現狀進行了調查。
7月底,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對醫療美容、教育培訓、住房租賃三大領域貸款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要求相關機構上報合作機構、在建貸款余額、綜合年化利率、在建貸款數、逾期90天金額、逾期90天戶數等詳細情況。
上述政策的出臺、風險預警和市場調查都與“雙減”政策息息相關。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開展培訓貸業務的風險提示》。
003010強調校外培訓的公益性,充分考慮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將義務教育學科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定價方式,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濫收費用和過度逐利行為。通過第三方托管和風險準備金,管控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加強培訓領域貸款監管,有效防范風險
站點精選
- 瀟灑大爺喜提786萬元大獎
- 承接理財替代需求鵬華“固收+”新基金正在發行
- 終于來了!首批跨境理財通產品最快10月上架多
- 10月14日國內黃金期貨漲1.36%
- 減稅費、增信貸、培優企業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
- 貸款炒茅臺,銀行有苦難言!經營貸、消費貸被污
- “黑黃金”碳纖維高景氣來臨投資風口確定了嗎?
- 購448注彩票獲獎金780多萬元
- 彩民獲557萬多元大獎
- 禮金攀升、婚禮繁瑣“婚禮黃金周”有人歡喜有人
- 征信“斷直連”勢在必行助貸展業模式迎變革
- 信貸投放力度料加大貨幣政策工具發力空間足
- 一年僅卡片就賣出4000萬元奧特曼為誰“打工
- “十一”黃金周新華聯四大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近5
- 黃金周廣深房企花式撈金二手房冰封態勢難逆轉
- 國慶走訪四線樓市:售樓處“空蕩蕩”回款節奏慢